越冬渔池的水体环境有哪些内容

越冬渔池的水体环境有哪些

明水期的池塘与外界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进行物质交换的,而封冰后的越冬池由于冰层的隔绝,与外界的联系中断,形成了一个完全封闭的生态系统。

(1)物理环境

①冰厚与有效水深封冰后,冰层不断加厚,一般在1月中旬达到最大冰厚。注满水的越冬池最低有效水深等于封冰时水深减去最大冰厚和渗漏深度。由于鱼类只能生存在不冻的水体中,因此有效水深对鱼类越冬至关重要,要求不得少于1米,渗漏明显的越冬池应及时补水。

②水温冰下水温呈0℃-4℃,由上而下地垂直分布,贴近冰层的表层水温最低,愈往下层越高。一般表层水温0.2℃-O.6℃,冰下水深20厘米处I℃-I.4℃.50厘米处2℃-3℃.100厘米处2.8℃-3.8℃.150厘米处3.6℃-3.9℃,300-400厘米处4℃。

③光照在冰面无积雪的情况下,冰下水体都有一定的光照,光照度大小与冰层的厚度关系不大,但与冰层的透明度呈正相关。一般明冰的透光率在30%-60%,乌冰的透光率在8%-12%,而冰面覆雪20-30厘米时,透光率仅为0.15%,冰面覆雷50厘米以上时,透光率近乎于。

④底泥厚度底泥中含有大量的残饵、粪便、细菌和虫卵等,其分解需要大量的溶解氧并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同时也是疾病发生的主要根源。因此,底泥厚度直接影响鱼类越冬,一般不应超过20厘米。过厚的底泥应予以清除。

(2)化学环境

①溶解氧。封冰后,由于冰层的隔绝,空气与水中的氧量交换无法进行,所以越冬池水中的溶氧量变化取决于浮游生物光合作用的氧量与水中的生物、有机质耗氧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刚封冰时的基础氧量多趋于饱和,一般在11-14毫克/升之间。封冰后,当浮游植物的产氧量大于水中的耗氧则溶氧量上升,反之,则溶氧量下降。当冰下的溶氧量下降4毫克/升时应采取增氧措施。如果水中浮游植物含量丰富、冰层的透光度好,溶氧量也很容易过于饱和。一般认为水体溶氧量超过20毫克/升时,对鱼是有害的,应予以控制。

②pH值。封冰后,由于二氧化碳的增加,水中pH值逐渐降低,水体由弱碱性变为中性或弱酸性。这种变化对鱼类是不利的,一般通过入冬前泼洒石灰水和增强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予以调节。

③氨态氮。氨态氮一方面是浮游植物的营养源,另一方面其含量过高却会对鱼形成直接危害,同时它又是鲤鱼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体——嗜水气单胞菌的唯一氮源。因此氨氮含量过高还会引起出血病的暴发。一般当其含量在超过01毫克/升时对鱼不利,超过06毫克/升时直接危害鱼类生存。水中的氨态氮主要来源于鱼类的排泄活动和底泥的分解。一般投饵多、产量高、底泥厚的池塘氨氮的产出量大于植物的吸收量,氨氮容易超标,反之新池塘或清淤彻底、产量不高的塘氨氮含量多为微量。

④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存在对鱼有直接的毒性。缺氧的越冬池易发生亚硝酸盐中毒症,引起鱼类的出血病,能引发其他细菌、病毒性鱼病。亚硝酸盐是氨经细菌作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一般养殖密度大、投饵多或饲料蛋白质长期过高(超过36%)、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都容易引起亚硝酸盐含量的升高。

⑤硫化氢。硫化氢是有毒气体,既对鱼有毒害作用,叉消耗水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底质中的有机物厌氧分解。彻底清淤和保持较高的氧量能抑制硫化氢的产生。施入底质改良剂可吸附硫化氢。

⑥二氧化碳。封冰后,由于冰层的隔绝,二氧化碳很易积累起来,其含量大干60毫克/升时对鱼类形成危害,超过200毫克/升时鱼便死亡。其来源是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的呼吸,其消耗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保证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防止缺氧就能防止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

(3)生物环境

①浮游植物。冬季冰下水温较低,光线也较夏季弱,一般浮游植物含量较夏季低。蓝藻等喜温种类基本消失,常见种类多为金藻门、黄藻门的鞭毛藻类及绿藻门的小球藻等。这些种类趋光性强,对温度和光线的适应能力也较强。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冰下溶解氧的主要来源。

②浮游动物。冬季常见的浮游动物只有剑水蚤和轮虫,其大量繁殖使得水体中的耗氧量增大,溶解氧迅速下降,所以浮游动物对越冬而言是敌害生物,应予以杀灭。

③底栖生物和水生昆虫。此两类生物也是耗氧因子,但只要入冬前清塘彻底,注水时严格过滤,冬季就不会大量出现。

④鱼类。鱼类是越冬的对象,其密度应适当。密度太大,容易导致溶氧量下降和氨氮、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含量升高。